推出“團結社”加速布局本地團購,美團、阿里碰撞不斷加速 二維碼
發表時間:2020-10-27 09:32 西安、武漢、成都。 恐怕誰也沒想到,美團要在這三個城市開始一個新戰場,更難以想到的是,新戰場居然是社交電商。 昨天,美團被曝出將推出一個名為「美團團節社」的新項目,主打本地團購特惠秒殺服務,聚合不同種類的商品優惠活動信息,再以文章的形式,通過當地的團節社微信公眾號向本地用戶推送,讓用戶進行購買。 此外,可能會在當地的團節社微信公眾號內嵌入「團節社」秒殺平臺,用戶可以通過在文內掃碼或者點擊小程序的方式進行跳轉。其運營模式與身為其直接競品的本地生活團購產品「聯聯周邊游」相似。 第一批試點將在西安進行,第二批則在武漢開放,第三批會選擇在成都。目前,美團已將完成了對「美團團節社」的內部測試。 采取幾大網紅旅游城市作為開始,再恰當不過了。但這個“社交+本地社交服務”戰場,恐怕只是另一場大戰的開始。 1 社交+本地服務 美團的機會點在哪? 軍馬未動,糧草先行。目前美團的一系列動作都在暗示著,糧草和彈藥似乎已經備好了。 據了解,美團已將完成了對“美團團節社”的內部測試,并在微信端上線了名為“美團團節社武漢站”的公眾號,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話,本月底,美團團節社在西安的首批試點將會完成大部分的商家入駐。 根據部分商家透露,他們已經收到了美團大眾點評方面的入駐邀請通知,將配合平臺推出低價優惠的商品。不久,成都的部分商家和武漢的部分商家也會如此。另外現在還在招募首批核心團隊長,以及“團節社社長”,進行組織和推廣。 同時這一場大戰的指揮官,也尤為重要。據曉程序觀察(yinghoo-tech)了解,美團團結社由美團一位副總裁直管的新業務部門操刀,重視程度可見一斑。 等到商家和團長全部招募齊全,槍彈糧草就算備齊了,那么下一步,就要去搶奪戰場了。 但這一場仗,卻并不好打。 在這個以微信流量為基礎的本地團購市場上,存在著諸多大大小小的玩家,與社區團購不同,本地團購多以本地公眾號為主、低價作為吸引力連接用戶,在產品選擇上也更加負責,根據各地不同的地方習性而有所不同。 不止美團,不少本地團購平臺都是一手托兩家,用流量和商家講價,用低價去吸引團長。 以其最典型的對手“聯聯周邊游”為例,根據資料顯示,聯聯周邊游的業務范圍已經輻射了全國大部分城市,與美團一樣采取與本地商家合作的形式,進行“門票、餐飲、酒店”等本地生活特價秒殺活動。疫情之后,聯聯周邊游更是集合了本地的消費券,收割了不少用戶。 根據目前的有關數據表明,聯聯周邊游在成都的單月營銷額超3000萬元,西安單月營收則達到1500萬元以上,眼看著的對手兵臨城下,美團再也坐不住了。 不過,迅速擴張的聯聯也暴露了此類本地團購的致命問題:平臺賺差價,商品質量后續服務卻無法得到保障,不少在聯聯上購買過旅游、餐飲產品的客戶多次投訴后續的服務無法跟上,聯聯不負責,最后還是要商家出面與用戶協商解決,平臺的力量微乎其微。 這一點上,也正是美團的機會點,就看美團的平臺背書,能否拿到更低的價格和更多的團長,以及后續的服務保障,以快速形成品牌勢能。 2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把時間線再拉長一點,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,這次美團的前三批城市中,武漢真的是個焦點城市,簡直堪稱“鎂光燈體質”。
在更廣闊的的視野里,焦點武漢所承載的業務,其實都是美團和戰場的重要一環。 眾所周知,從千團大戰中突圍,并最終笑到最后的,只有美團王興。從團購到本地生活,再到外賣、出行、旅游,現在的美團已經是一個妥妥的“八爪魚”形象。目前,美團旗下不僅擁有美團、大眾點評、美團外賣等消費者熟知的APP,服務也涵蓋餐飲、外賣、打車、共享單車、酒店旅游、電影、休閑娛樂等200多個品類,業務范圍更是覆蓋全國2800個縣區市。 互聯網的世界雖大,但巨頭們的無邊界擴張,擦槍走火甚至正面硬剛早就是家常便飯。 美團的八爪魚式擴張中,最感到屢屢被“冒犯”的,就是阿里。就拿正在和即將在武漢的兩場戰事說吧,社區團購、社交電商,前者是和阿里的正面剛,后者是曲線火拼。 正面剛沒啥好說的,為什么社交電商是曲線火拼? 來舉一個例子:前期的“美團團節社”以微信端作為出發點,通過私域流量進行傳播用戶,增強用戶粘性,并試圖達到多次交易的目的。看起來,這是社交+本地服務,但換一種角度來看待會發現,其核心點其實還是在于“社交”,而不是“本地服務”。 用社交玩法拓寬業務邊界,是不少企業的選擇,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巨頭,諸如京東,都是如此。社交是玩法,是眼下觸達C端的重要方式。跑通了用社交和C端用戶交互的模式,對于美團這樣坐擁大量資源的巨頭而言,等于跑出了一條將資源不斷轉換成變現的通道。 社交其實幾乎萬物皆可加,試想一下,社交+本地服務、社交+社區團購……這些概念疊加在一起,毫無違和感。 阿里絕對不喜歡看到這些概念的疊加。要知道,美團對電商的野心,已經不只是呼之欲出這么簡單了。雙十一,或許要成為這兩家巨頭的碰撞期。 有來自產業帶的多位資深商家爆料稱,10月以來,美團招商團隊在廣東、江蘇等地近期密切接觸服裝、鞋包、家居、家紡等類目的品牌商及產業帶工廠,似乎在為布局實體電商業務做準備。 這已經是美團的第N次電商嘗試了:
每一次動作,都是和阿里的一次碰撞。事實上,這些動作不僅承載著王興的野心,也是一種防守,因為阿里一直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進攻美團,畢竟進攻是最好的防守。 作為電商火拼的焦點雙十一,兩位巨頭的碰撞會撞出多大火花?著實令人期待。 |
2023-04-28
2020-10-23
2022-03-25
2020-11-06
2022-05-31
2021-06-28
2022-05-21
2022-03-16
2021-07-09
2022-04-07
2022-04-28
2022-02-21
2020-08-12
2021-10-19
2021-05-11
2022-03-29
2020-12-02
2022-02-22
2024-03-11
2020-11-06
2024-03-13
2022-03-24
2020-08-06
2022-03-24
2020-08-11
2022-10-18
2020-07-13
2022-03-11
2020-12-09
2022-04-25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