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視頻與小程序,是壓死“實體店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維碼
發表時間:2021-05-06 09:23 在線下流量枯竭的今天,每個實體商人,都想借助短視頻、小程序賦能,重獲新生。 但事不如人意,小程序與短視頻,才是壓死實體店的最后一根稻草。 1 先從一個案例說起。 我有一個粉絲叫老王,是開社區生鮮店的,主要經營:海鮮、牛肉、凍品以及火鍋相關的產品的。 在2020年疫情期間,由于無法正常營業,于是老王開始加老客戶微信,搭建客戶群。 當時由于疫情管控,人們無法出門,所以就會通過社群下單,然后直接配送到家。 老王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群里發新品、折扣、等活動,吸引客戶在群里下單,堅持了兩個月,生意確實有很大好轉。 于是,當疫情稍微好轉一些,他就開始開始搭建小程序商城,為社群的老客戶提供在線交易及支付場景。 可前不久他在微信上跟我說,店鋪要轉讓了,社群也要解散了。 其實,并不是實體店+社群+小程序不好,而是必須要具備源源不斷的獲客能力,不斷沉淀私域粉絲,并且要有供應鏈做支持。 因為,社群及小程序,這些工具每個人都能夠運用,所以在同行、社區團購的競爭加劇下,工具的價值就會消失,老王這種實體店倒閉是必然現象。 2 從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,小程序,只是商業形態中的一種輔助工具,在實體商家沒有轉變經營思維之前,靠工具是無法取勝的。 就像在流量紅利期,所有的商人都蜂擁而上去做電商,那么流量紅利就會消失,就會導致利潤被流量成本吞噬。 同樣的道理,當所有的商人都想通過小程序打造線上+線下模式的時候,這個工具就失去了最初的優勢。 除了小程序,在2021年短視頻也被實體商人當成了制勝的法寶,其實這是大錯特錯。 短視頻作為一種內容載體,雖然可以借助社交媒體媒體智能分發,連接同城從精準粉絲,并且可以根據粉絲的需求,做短視頻種草帶貨,或者直播帶貨。 可大家都只想到短視頻的優勢,沒有注意到短視頻的弊端。 我們要去做短視頻內容營銷、直播帶貨,就需要有專業的人,即便是老板自己拍攝視頻,也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成本。 一天需要在短視頻上投入多少時間、又能產出多少業績,這個是我們每個實體店主在轉型之前需要考慮的。 實體商人之所以把希望寄托在短視頻或者小程序上,大多都是聽信了培訓公司及軟件開發公司的謠言。 他們為了買課、賣軟件,會刻意吹噓短視頻的及小程序的價值,目的就是為了割韭菜。 3 并不是說短視頻與小程序對實體店沒有,而是因人而異。 如果我們是個體戶,面對線下客流枯竭,最有效的轉型方法,是直接入駐到本地服務平臺、團購平臺、同城電商平臺、同城社交電商平臺。 目的是借助平臺賦能,解決線上化、數字化轉型,吸引更多的流量、帶來更多變現機會。 即便這些平臺有費用,整體的成本也比自己做小程序與短視頻要低,成功率高。 在擁有線上獲客能力及數字化經營的基礎上,可以積累自己的老客戶,并與供應鏈平臺達成合作,獲取平臺的供應鏈及品牌賦能。 如果,我們是連鎖類的實體門店,則可以通過總部統一運營社群,小程序、私域粉絲、以及短視頻,然后為各個加盟商、直營店賦能。 在市場競爭機制愈加激烈的今天,只有通過團隊化作戰,才能提高成功率。 在社群運營的部分,可以有連鎖企業的直營店、加盟店作為公域入口,有導購人員把老客戶引導進入社群,有店長作為社群管理員,有總部去做內容輸出,粉絲互動。 在短視頻及直播運營的部分,同樣是有總部與實體店配合運營,以短視頻做內容輸出,為粉絲提供解決方案、以直播的方式帶貨。 在這個過程中,實體店負責發布主播預約,在短視頻種草、直播帶貨的過程中產生業績后,可以根據用戶的所在地,有最近的實體店負責發貨。 所以,即便是連鎖店想要靠小程序與短視頻做轉型,必須要優化供應鏈、轉變經營邏輯、提升品牌價值、增加實體店的服務及體驗。 只有在本身經營能力提升的前提下,在借助工具賦能,才能提升效率。反之如果把小程序與短視頻當成制勝的法寶,只會增加門店的倒閉速度,成為壓死實體店的最后一根稻草。 |
2023-04-28
2020-10-23
2022-03-25
2020-11-06
2022-05-31
2021-06-28
2022-05-21
2022-03-16
2021-07-09
2022-04-07
2022-04-28
2022-02-21
2020-08-12
2021-10-19
2021-05-11
2022-03-29
2020-12-02
2022-02-22
2024-03-11
2020-11-06
2024-03-13
2022-03-24
2020-08-06
2022-03-24
2020-08-11
2022-10-18
2020-07-13
2022-03-11
2020-12-09
2022-04-25
|